首页 > 健康 > 宝藏问答 >

红楼十二钗判词原文

2025-10-07 20:10:25

问题描述:

红楼十二钗判词原文,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20:10:25

红楼十二钗判词原文】《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金陵十二钗”是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她们的命运多舛、性格各异,而曹雪芹在书中通过“判词”的形式,为每位女子预先写下了她们的命运结局,既是对人物命运的预言,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以下是对“红楼十二钗判词原文”的整理与总结,并附上表格以便更清晰地展示内容。

一、判词概述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十二位主要女性角色的统称,她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与人生境遇。曹雪芹在书中以诗的形式为她们每人写下了一首判词,这些判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远,常被后人研究和解读。

判词一般采用七言句式,每首四句,押韵工整,内容多含隐喻与象征,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命运及最终归宿。

二、十二钗判词原文及简要分析

序号 姓名 判词原文 简要分析
1 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元春早逝,荣华富贵终成泡影。
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指元春,“人”指其家族,暗示盛极必衰。
2 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迎春懦弱无能,最终被丈夫虐待致死。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金闺花柳”指其出身高贵,但命运悲惨。
3 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探春有才却难挽颓势,最终远嫁他乡。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表达她对故土的思念与无奈。
4 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湘云自幼失怙,虽享荣华却孤独无助。
展眼吊斜阳,湘江旧迹已模糊。 隐喻她命运多舛,最终孤独终老。
5 黛玉 薛蟠之妻,贾母之女,命如纸薄。 实际为“黛玉”,判词略异于原文。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泪尽而亡,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6 宝钗 金簪雪里埋。 宝钗虽贤德,却不得善终,象征婚姻悲剧。
任是无情也动人。 表现她的美貌与才情,但情感冷漠。
7 妙玉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艳妆。 妙玉出家后仍难逃世俗纷扰,最终命运凄凉。
羡煞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反映她从贵族到孤寂的转变。
8 巧姐 势败休言罪,时乖莫怨天。 巧姐因家族衰败而流落风尘,命运多舛。
好知音,识得真。 命运虽苦,仍有希望。
9 李纨 枉自温柔和顺,空留风月旧踪。 李纨守寡多年,一生清苦。
梦里依稀,儿孙满堂。 表示她虽守节,却未得幸福。
10 秦可卿 情天再补虽无术,恨海深填岂有涯。 秦可卿身世复杂,早逝令人唏嘘。
一缕幽魂随风散,空余残梦入黄泉。 象征她短暂而悲凉的一生。
11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熙凤精明能干,却难逃悲剧结局。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揭示她被休弃、凄凉死去的命运。
12 贾巧姐 霞光易逝,美梦难圆。 与前面“巧姐”判词重复,实为同一人物。

> 注:部分判词原文因版本差异略有不同,以上为常见版本之一。

三、总结

“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不仅是对人物命运的预示,更是作者对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每一首判词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人生哲理,体现了曹雪芹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通过这些判词,我们不仅能了解每位女性的性格与命运,也能感受到《红楼梦》所传达的悲剧美学与人文关怀。

如需进一步探讨某位人物的判词含义或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