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破十法】“破十法”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主要用于解决20以内的减法问题。它是一种通过“拆分”和“凑整”的方式,将复杂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更简单的加减组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也称为“借十法”,是指在进行20以内减法时,当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上“借”1个十(即10),然后将这个10拆分成10个1,再与原来的个位数相加,形成一个可以减的数。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退位”的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破十法的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是否适用 |
被减数个位小于减数 | 13 - 5 | 是 |
被减数个位大于等于减数 | 16 - 4 | 否 |
减数为10以上 | 18 - 12 | 否 |
被减数为10以下 | 9 - 3 | 否 |
三、破十法的计算步骤
以“13 - 5”为例:
1. 观察个位:13的个位是3,5比3大,不能直接减。
2. 从十位借1:把13拆成10 + 3。
3. 借出1个十后变成10:此时变成10 + 3 = 13,但实际是10 + 3,所以可以看作是10 + (3 + 1) = 14?不,应该是借出1个十后,变成10 + 3,然后用10去减5。
4. 计算10 - 5 = 5,再加上剩下的3,得到5 + 3 = 8。
所以,13 - 5 = 8。
四、破十法的优点
优点 | 说明 |
理解直观 | 通过拆分和借位,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减法过程 |
培养数感 | 让孩子熟悉“10”的重要性,增强对数字的敏感度 |
提高计算速度 | 避免逐个数数,提升心算能力 |
为进阶学习打基础 | 为学习更大的减法、加法打下良好基础 |
五、常见误区
误区 | 正确做法 |
不会拆分数字 | 应该先学会将数字拆成“十”和“个” |
没有理解“借位” | 要明确借的是“十位上的1”,不是“个位上的1” |
忽略结果验证 | 可以用加法来验证减法是否正确,如8 + 5 = 13 |
六、总结
“破十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计算策略,尤其适用于20以内的减法。通过“借十”、“拆分”和“重组”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减法的逻辑,提升计算效率。掌握好这一方法,不仅能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还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方法名称 | 破十法 |
适用范围 | 20以内减法 |
核心思想 | 借1个十,拆分成10个1,再减 |
目标 | 提高计算准确率和速度 |
教学重点 | 数的拆分、借位理解、数感培养 |
如果你正在教孩子数学,建议多用实物或图示来辅助讲解,让“破十法”更加形象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