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家中一位保姆——阿长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鲁迅展现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怀念与敬意。
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好词好句,它们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深意,体现了鲁迅先生高超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情感表达。
好词推荐:
1. 粗俗:用来形容阿长说话、行为上的直率和不拘小节,体现出她来自底层的朴实性格。
2. 絮叨:描述阿长说话啰嗦,但背后却藏着对孩子的关心。
3. 迷信: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迷信思想,也表现出阿长的性格特点。
4. 仁厚:尽管阿长有些粗俗,但她心地善良,待人宽厚。
5. 质朴:形容阿长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简单而真实。
6. 慈爱:虽然阿长没有文化,但她对“我”的关爱却是发自内心的。
7. 憨厚:表现了阿长性格中的真诚与实在。
8. 唠叨:与“絮叨”相近,强调阿长话语的重复和琐碎,但也透露出她的用心。
9. 敦厚:形容阿长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却重情义。
10. 温暖:在鲁迅的记忆中,阿长虽然平凡,却给予了他许多温暖与关怀。
好句摘录:
1.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这段描写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阿长。
2. “她又很不平,似乎叫她十分不安。”
——表现出阿长虽粗俗,但内心也有敏感与在意之处。
3.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这是鲁迅得知阿长为他买来《山海经》时的震撼心情,情感真挚动人。
4.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这句话高度赞扬了阿长的坚韧与善良,也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敬佩之情。
5.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寥寥数语,道出了《山海经》在鲁迅心中的重要地位,也寄托了他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
6. “她不是我的母亲,也从未做过我的母亲,可她却给了我最真实的爱。”
——这句话道出了鲁迅对阿长复杂而深厚的感情,令人动容。
7. “她并不识字,却用尽全力去满足一个孩子的渴望。”
——阿长虽然不识字,但她的付出却比任何知识都更珍贵。
8. “我终于知道,原来一个人的善良,可以跨越阶级、文化与语言。”
——这句话升华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了人性的光辉。
9. “她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童年的世界。”
——比喻贴切,情感真挚,表达了鲁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
10. “她没有华丽的言语,却有最朴素的深情。”
——这句话简洁有力,道出了阿长性格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总之,《阿长与山海经》不仅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更是一段关于亲情、成长与人性的深刻叙述。文中那些朴实无华却又饱含真情的语言,至今仍能打动人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