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楚国,有一个名叫叶公的人,他非常喜爱龙的形象。在他的家中,无论是墙壁还是家具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图案。甚至连他的衣服和饰品上也绣满了龙的纹饰。人们常说:“叶公爱龙成癖。”
有一天,天上的真龙得知了叶公对龙的喜爱,便决定亲自拜访这位“龙迷”。真龙腾云驾雾来到叶公的府邸,巨大的龙头从窗户探入,尾巴则盘绕在外院。然而,当叶公看到这条活生生的龙时,却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
原来,虽然叶公表面上喜欢龙,但他所钟爱的只是那些雕刻或绘画出来的假龙,从未真正见过真实的龙。而眼前的这条真龙,威武雄壮,气势逼人,与他心中想象的龙截然不同。叶公慌忙躲进内室,再也不敢露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表面上表现得喜欢某样事物,但实际上并不真心喜爱,甚至害怕面对真实的情况。因此,“叶公好龙”后来成为了一句成语,用来形容表里不一、名不符实的行为。
通过这个寓言,我们应当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不要只追求表面功夫,而要真正去理解和接纳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内外合一,真诚待人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