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中,“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这一句广为流传。其中,“聒”字常让读者感到困惑,因为它并不常见于日常表达中。
“聒”字的基本含义是声音嘈杂或喧闹。在本句中,“聒”生动地描绘了风雪交加的夜晚,风声和雪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嘈杂而纷乱的声音环境。这种自然界的喧嚣不仅扰乱了周围的宁静,也搅乱了游子的心绪,使得他们难以入眠,更无法在梦中获得片刻的慰藉。
纳兰性德通过“聒”字,巧妙地将外界的自然现象与内心的情感状态联系起来。一方面,风雪的喧嚣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这种喧嚣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渴望回到家乡的愿望显得更加迫切,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面对眼前的困境。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聒”字的选择非常精妙。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声音的词汇,更蕴含着情感色彩。通过这个字,诗人传达了自己在异乡漂泊时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以及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无奈感。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之,《长相思》中“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一句通过“聒”字形象地表现了风雪交加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愁。这一字的选择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还深化了主题内涵,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