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疗毒在成语字典里是什么意思】“刮骨疗毒”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或消除隐患,不惜采取极端手段,甚至忍受巨大痛苦。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医学行为,后被引申为一种勇敢面对问题、不回避困难的精神。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刮骨疗毒 |
拼音 | guā gǔ liáo dú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修传》 |
本义 | 指用刀刮去骨头上的毒,比喻彻底解决严重问题 |
引申义 | 勇于面对困难,敢于自我革新,不怕牺牲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组织在面临重大问题时的果断与勇气 |
近义词 |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痛改前非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得过且过、姑息养奸 |
二、详细解析
“刮骨疗毒”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王修传》,原意是用手术的方式去除骨头中的毒素,是一种非常痛苦但必要的治疗方式。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在面对严重问题时,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即使过程艰难,也要彻底根除问题根源。
例如,在政治、经济或个人成长中,如果存在深层次的问题,仅靠表面处理无法根治,就必须像“刮骨疗毒”一样,勇于面对并彻底解决。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政治改革 | 面对腐败问题,政府决定刮骨疗毒,全面整顿干部队伍。 |
企业管理 | 公司发现内部管理混乱,决定刮骨疗毒,进行大规模重组。 |
个人成长 | 面对失败,他选择刮骨疗毒,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
四、注意事项
- “刮骨疗毒”虽然强调果断和决心,但也提醒人们在采取极端手段时,要权衡利弊,避免过度伤害。
- 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严肃的语境,不适合日常口语中随意使用。
总结
“刮骨疗毒”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直面问题,不惧疼痛,才能实现真正的改变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