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晷为人原文及翻译】一、
《孙晷为人》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篇关于人物品德与行为的短文,主要讲述了孙晷这个人如何以谦逊、勤奋、仁爱和节俭著称。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他在家庭、社会中的良好品行,体现了儒家提倡的君子之道。
本文内容简练,语言朴实,旨在通过孙晷的事迹传达一种正直、自律、尊重他人、勤俭持家的价值观。通过对原文的解读与翻译,可以帮助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人所推崇的道德标准。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孙晷,字景明,吴人也。 | 孙晷,字景明,是吴地的人。 |
少有清操,不妄交游。 | 他年少时就具有高尚的操守,不随意结交朋友。 |
家贫,常自耕田,以供甘旨。 | 家境贫穷,常常自己耕种田地,来奉养父母。 |
乡里有争者,多诣晷决之。 | 乡里有人发生争执,大多会来找孙晷来裁决。 |
晷未尝以私议断,必先问其理。 | 孙晷从不凭个人意见来判断,总是先询问事情的道理。 |
有盗牛者,县令欲鞭之,晷谏曰:“此非大过,宜宽之。” | 有偷牛的人,县令想鞭打他,孙晷劝谏说:“这不是大罪,应该宽恕他。” |
后盗者感愧,遂自首。 | 后来那个偷牛的人感到羞愧,于是主动自首。 |
晷性至孝,亲病,尝药不辞劳苦。 | 孙晷非常孝顺,父母生病时,亲自煎药,不辞辛劳。 |
居丧哀毁,几至灭性。 | 在父母去世后,他悲痛欲绝,几乎因此而伤身。 |
乡人称之曰:“真孝子也。” | 乡里人都称赞他说:“真是个孝子啊。” |
三、总结
《孙晷为人》是一篇体现传统美德的古文,通过孙晷的行为展示了一个人在面对贫困、纠纷、家庭责任时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他的谦逊、公正、孝顺和仁爱,不仅赢得了乡人的敬重,也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语言简洁,适合用于学习古文、了解古代道德观念以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