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宝藏问答 >

卧春古诗解释

2025-08-25 19:25:08

问题描述:

卧春古诗解释,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5 19:25:08

卧春古诗解释】《卧春》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诗,因其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而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虽然其作者和创作背景存在争议,但这首诗在民间流传广泛,常被用于教学或文学欣赏。本文将对《卧春》进行简要解释,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内容与意义。

一、诗歌原文

《卧春》原诗如下:

> 《卧春》

> 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二、诗歌解释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卧春”这一标题在民间流传较广,部分人误以为这是另一首独立的诗作。实际上,“卧春”并非正式诗题,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或情境赋予的名称。

从内容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时间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三、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说明
诗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简称《卧春》)
作者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
体裁 词(宋词)
创作背景 作于苏轼在密州任职期间,借月思人,抒发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亲人的思念、对自然与宇宙的哲思
诗句含义 通过问月、饮酒、幻想、起舞等动作,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超越
意象分析 明月、青天、琼楼玉宇、清影——象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艺术特色 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想象丰富,富有哲理
流行原因 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适合传诵,常用于诗词教学

四、结语

尽管“卧春”并非一首独立的古诗,而是对苏轼《水调歌头》的别称,但它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反映了人们对美好诗词的热爱。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天人合一”思想。通过对其内容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与精神追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