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句话的原句是什么】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我们常会听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句话,它强调了阅读不同书籍对人思维和性格的影响。但许多人并不清楚这句话的原始出处。本文将对这句话的来源进行梳理,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相关信息。
一、原文出处分析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句话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著作《论读书》(Of Studies)。他在该文中写道:
> “Read not to contradict, nor to believe, 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虽然这句话并非直接对应“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但培根在文中确实提到过类似的观点,例如:
>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ms witty;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philosophy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这句英文的含义是:“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自然哲学使人深邃;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后来,这句话被翻译成中文时,逐渐演变为我们熟知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二、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弗兰西斯·培根《论读书》(Of Studies) |
英文原句 |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ms witty; mathematics subtle..." |
中文译文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
意义 | 强调不同学科对人的影响,倡导广泛阅读 |
流行版本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
三、延伸思考
尽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广为流传,但它并非完全忠实于培根的原文。在传播过程中,语言经过了简化和润色,使其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因此,在引用时,建议注明其源自培根的《论读书》,并说明这是意译而非直译。
此外,这句话也反映了西方古典教育思想中对知识分类的重视,即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来培养人的多方面能力。这种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在现代教育中加以借鉴。
结语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虽为意译,但其核心思想仍值得我们深入体会。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和思考。了解这句话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并在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