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全文原文翻译】《晏子使楚》是《晏子春秋》中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与挑衅,以智慧和机智应对,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以下是该文的原文、翻译以及。
一、原文(节选)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遂令从大门入。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二、翻译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从小门进去。晏子没有进去,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去;如今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于是楚人只好让他从大门进入。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请他喝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问:“这个人犯了什么罪?”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是喜欢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北就变成枳,叶子虽然相似,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齐国百姓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难道不是楚国的水土让人变得喜欢偷东西吗?”
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三、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晏子春秋》 |
作者 | 不详(相传为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及其弟子所作) |
背景 | 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面对楚王的羞辱与挑衅 |
主要人物 | 晏子、楚王、两名官吏 |
情节 | 楚王设小门羞辱晏子,晏子拒绝并要求从大门入;后借“橘生淮南则为橘”讽喻楚国环境导致百姓偷盗 |
主题 | 维护国家尊严、以智慧应对侮辱、讽刺社会风气 |
寓意 | 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反对以偏概全地看待一个国家或民族 |
四、表格总结
事件 | 描述 | 意义 |
小门迎客 | 楚王设小门迎接晏子,意图羞辱 | 展现楚王轻视齐国 |
晏子拒入 | 晏子坚持从大门入,维护尊严 | 体现晏子的机智与气节 |
偷盗案 | 楚王借偷盗案讽刺齐人 | 暗示楚王的傲慢与偏见 |
橘子比喻 | 晏子用“橘生淮南”类比,指出环境影响 | 以理服人,化解尴尬 |
楚王反应 | 楚王自嘲,承认错误 | 表明晏子的智慧成功应对 |
五、结语
《晏子使楚》不仅是一篇生动的历史故事,更是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它通过晏子的言行,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智慧与风骨,同时也揭示了“环境影响人”的深刻道理。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作为智慧与尊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