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为学》原文】《为学》是清代文学家彭端淑所写的一篇散文,虽不属传统意义上的“古诗”,但因其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归入古文或古诗类作品中。文章通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勤奋与懒惰对人生的影响。
一、
《为学》以一位富者和一位穷者对比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学习态度的故事。富者虽然条件优越,但由于缺乏坚持和努力,最终一事无成;而穷者虽然出身贫寒,却凭借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文章强调了“人之为学”贵在立志和恒心,而不是外在条件的好坏。
文中提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核心思想: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做好;反之,即使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困难。
二、原文与释义对照表
原文 | 释义 |
天下事有难易乎? |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学习它,那么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 我的资质愚钝,不如别人;我的才能平庸,也不如别人。 |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 每天坚持学习,长久不懈怠,直到成功,自己也就不知道自己的愚笨和平庸了。 |
今夫不学者,虽有天下之大,不能自得也。 | 现在那些不学习的人,即使拥有整个天下,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就。 |
吾何以告子? | 我该怎样告诉你们呢? |
为学之道,莫先于立志。 | 学习的道理,首要的是立志。 |
三、结语
《为学》虽短,但寓意深远,不仅是一篇劝学的文章,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志向坚定、持之以恒,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我价值。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