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宝藏问答 >

蝉古诗虞世南

2025-05-25 13:12:03

问题描述:

蝉古诗虞世南,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5 13:12:03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虞世南所作,以蝉为题,实则借物咏怀,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

首句“垂緌饮清露”,描绘了蝉的形象:它垂着触须,吸食着清澈的露水。这里的“緌”字点明了蝉的特征,“清露”则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这一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赋予了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出了蝉鸣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间传出。一个“流”字,将蝉鸣的悠扬婉转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那声音在空中流淌,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疏桐”则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静谧与清幽,使得蝉鸣更加引人注目。

第三句“居高声自远”,道出了诗人的心声。蝉之所以能发出如此动听的声音,并不是借助外力,而是因为它身处高处。这句诗寓意深远,暗示着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一句“非是藉秋风”,强调了蝉鸣的自主性。它并非依赖外界的力量,而是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这里既是对蝉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品格的肯定,表明自己不依赖权贵,只靠真才实学立足于世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寄托了诗人追求高洁品质的理想。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